您当前的位置 :首页 >> 走进柳林 >> 文化教育 >> 群众文化 >> 文章正文

柳林县秧歌

来源: | 发布时间:2018-1-10 20:59:30

  秧歌是“柳林盘子会”的重要内容。扭秧歌仅在春节期间进行,县城一带有的多在元霄节前后,故有闹元宵之称。80年代以来,扭秧歌渐次发展为广大群众欢庆佳节的主要形式,春节、元旦、国庆和教师节等,机关、厂矿、学校每有举办者。大体上分三种类型:

  伞头秧歌  伞头秧歌流行于本县北山一带。全套打击乐器陪衬唢呐吹奏为声乐,伞头带队,以唱秧歌的内容与声调而取胜。秧歌队员分别扮演“会子”(节目)角色,依次排队跟随伞头之后,踏着鼓点回环蹈场,舞步翩跹。伞头是大班秧歌领队,停止蹈场时,在打击乐器伴奏下,应情应景即兴编唱各种秧歌,曲调固定,唱词各异。传统秧歌会子有“李延贵卖水”、“钉缸"、“刘三推车”、“千里送京娘”、“鲁郑恩吃瓜”、“小放牛”等;新编会子有“拥军"、“卖菜”、“住娘家"等。表演会子,均以唢呐伴奏为主,因唱词不一,曲调不能雷同。大班蹈场秧歌与会子表演相间进行。蹈场有固定的阵图路线,诸如“十二连灯”、“天地牌子”、“双葫芦”、“蛇盘九颗蛋”等。

  水船秧歌  中部“水船秧歌”由“过街”和“掏场子”组成,以戏锣鼓板伴奏唢呐为音乐,男女老艄各驾花船为领队,船内载有倩男或俏女,大班队员踏着鼓点节奏,翩翩起舞。有的着古装,有的穿时服,各式打扮,一应所演角色之需。诸如古装戏“白蛇传”中的许仙、白娘子、小青,“济公传”中的济 公和尚等人物以及现时代的医生、教师、大头娃娃等。秧歌队穿街过巷,到达预定地点演出,观众甚多。旱船秧歌跑而不唱,俗称跑场秧歌。以装束华丽和跑场神采为特色。但也有尾随大班之后坐场“弹唱”者,演唱者1~3人,不化妆,伴奏乐器有二胡、小笛、管子等。演唱内容多系民间流传古曲,诸如“审录”、“唤妹子"等传统曲子连唱。旱船秧歌多见 千柳林城川一带。锄沟高跷秧歌为其中一枝奇葩。

  鼓子秧歌  流行于黄河沿岸的“鼓子秧歌”则将锣鼓与舞蹈完美结合,气魄宏大,振奋力强,每队必备腰鼓数十面,大钹数十对。队员头扎英雄巾,身着武士装,表演与击奏合一,组成阵容强大的锣鼓队。边扭边行进。声闻数里,令人回肠荡气,精神振奋。

 

    

  
 

  加入收藏   关闭本页   打印本页
?